当求职面试遇到AI考官靠谱吗?

2024-07-12 09:04:59 来源:中人社传媒 作者:李娜

分享至手机

“大家切记参加AI面试千万不要笑场……”在社交媒体上,上海某高校应届毕业生王浩(化名)分享了最近自己第一次参加AI面试的经历,直言“差点怀疑人生”。

为降低招聘成本,提高招聘效率,近年来,AI被不少公司引入招聘面试环节,成为简历初筛后了解求职者的新方式。在社交媒体上,求职者学习研究面试技巧的热度不断提高,同时AI面试官冷酷机械、缺乏互动频频引发“吐槽”,部分求职者对AI面试的效果表示怀疑。AI面试是否真的高效、公平?企业是否应该依赖AI面试?

“比真人面试还紧张”

点击企业发来的AI面试链接后,电脑屏幕上立即出现一个虚拟人物,“请简要地自我介绍”“为什么选择这个行业”“与领导意见不一致你会怎么做”……一连串问题出自电脑屏幕里的AI面试官之口。而求职者的回答则会被录制成视频上传,由人工智能进行分析评估,进而判断其是否进入下一轮面试。

王浩参加的是上海某银行春招AI面试,一共4道题,每道题有30秒的思考时间以及2分钟的作答时间。据王浩分享,虽然在此之前,他已经通过网络和同学的分享,对AI面试有所耳闻并有所准备,但并未因此而感到轻松。

“对着屏幕超级紧张,比真人面试还紧张,整个过程,我没办法固定自己的目光,也没办法不说语气词、口头语,更是不停有摸脸等小动作。总之整个过程很难受,不像面试,像演独角戏。”王浩表示,面对AI面试冰冷、机械的提问会感到不适,导致面试过程特别紧张,最后匆匆结束。

今年6月,张莉(化名)参加了第5次AI面试。作为AI面试的常客,她早已不像王浩那般紧张,但同样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情况。“面试刚开始的测试页面显示网络良好,但真正开始录制时,‘网络卡顿’的提示弹出10余次,不断让我回到最初的测试页面。”

张莉说,这是她经验丰富也无法预知的情况。“在不断调试的过程中,我的心态也开始变得紧张,导致面试发挥得没有想象中的好。”

张莉还告诉记者,AI面试官提出的问题,鲜少涉及到她所投递岗位的专业知识考察,而是相对宽泛的、适用于整个企业所有岗位或者行业。

谈到过往的AI面试经历,张莉觉得有时候对面的数字人像是在“抬杠”。“比如,我简历上写的某项技能或项目满意度达到80%,AI面试官会追问我,为什么是80%?”

在社交平台上,很多求职者甚至将AI面试称为“酷刑”、“反人类设计”。

如王浩一般,一些初次参加AI面试的求职者们,更是状况百出。比如,面对镜头时,突然语无伦次。还有网友表示:“AI面试毫无面试体验感,没有一点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感觉,像仅自己对着机器絮絮叨叨。”

但也有一部分应聘者认为,AI面试对社恐人士很友好,因为不用面对真人。

AI面试是否真的靠谱

记者采访了解到,AI面试已应用于快消、银行、咨询等行业,在行政、柜员、客服、工厂操作工等职业要求标准化较高的岗位招聘中,AI面试官出现得更为频繁。

业内人士介绍,企业采用的AI面试官,通常都是由第三方机构提供,应用场景主要是投递简历和线下面试之间的初筛阶段。

目前,市面上的AI面试官功能都较为相似,它们通过不同的算法分析面试者的回答内容、面部表情、肢体动作和声音等,最终生成一份评估报告,并展示报告分数在该岗位全部求职者的排名。这成为企业是否通知候选人进行线下面试的重要因素。

企业收到的评估报告,便是源于AI面试官的考察维度,既包括专业知识、表达能力、形象气质等外层显性特质,还包括胜任力、心理健康、性格、价值观等更为隐性的信息。

企业可根据岗位需求,从中选取几个维度进行重点考察。比如,销售类的职位,会考察候选人的沟通表达能力,而针对蓝领类的岗位,更多的会考察心理健康、普通话表达、肢体灵活等。

记者注意到,AI面试官是否靠谱,是招聘企业与求职者最为关注的问题。

“AI面试考核采用算法来决断,具有很强的稳定性,评价是否合理取决于算法本身设计的合理性。”重庆师范大学教授肖陆军认为,AI面试官本质就是一个问答机器人,它基于视频分析、语音分析、语义理解、人脸特征识别等人工智能算法对面试者的答题表现进行综合评分。

肖陆军认为,面对AI面试,应聘者需要对题库和考察内容有所了解和准备,但更重要的是持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,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。只有这样,才能自如应对越来越聪明的AI面试官,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。

一位HR告诉记者,AI面试只是一个初筛,适用于有大量初筛需求的公司,这些公司收到的简历特别多,初筛效率对招聘进程影响比较大。面试官可后期再与应聘者进行深度交流,作出最后的录用决策。

企业招聘不能过度依赖AI

记者了解到,现阶段,大多数AI面试产品缺乏互动体验、试题同质化严重、算法存在盲点……这些不仅受到应聘者质疑,同时引起了招聘企业的关注。

“传统面试中,求职者可以通过和面试官的交流看出他们的态度,也可以感受到公司文化,选择及时止损或是继续求职;面试官往往也会给求职者提问的机会,增进互相了解。但是AI面试官不会给我什么反馈,也不会给我提问的机会。”王浩直言不满,“万一我过了AI面试,才发现这个公司并不是自己的理想选择,这其实是对我时间精力的一种浪费。”

随着AI面试在招聘中出现越来越多,求职者们研究AI面试技巧的热度也不断提高。记者在小红书、抖音、微博等平台上看到,今年以来,有关AI面试的攻略正逐渐成为热门内容,AI面试流程、视频录制小技巧、AI面试题库及答题模板等均收获上千收藏。

职业规划师、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育学院副教授高艳谈到,AI面试产品收集HR面试问题形成题库,应用大数据模型来分析面试者提交的文件。目前,AI面试起到的主要是初筛作用,其实就是为了收集更详细信息,综合考察求职者的逻辑思维、表达能力等基础素养。现阶段的AI面试确实还缺少个性化、针对性的问题,但是这种新形式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,是招聘市场必然的发展趋势。

智联招聘测评研究院执行院长田娟娟早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求职面试终究是人与人直接的互动,机器的支持更多是提供一些参考,最终的评估还需要人来判断。当下AI面试类产品,主要是解决一些可以通过技术快速处理的前期场景需要,更多是作为传统面试的补充,即更多是赋能的作用。

“为了更好发挥AI面试的作用,企业可采取一些措施加以优化。比如,一些企业在AI面试中为面试者录制了欢迎视频,在视频中也详细介绍了该岗位的特点,避免让求职者觉得冷冰冰。”重庆工商大学教授莫远明表示,求职者需要就AI面试做足功课,高校就业辅导部门应该将AI面试的相关技巧融入教材和培训课程中,从而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提升人机对话技能和核心竞争力。

【编辑】木子
特别声明:

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中人社传媒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中人社传媒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应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中人社传媒”。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
即时新闻